第5章 代理模式——控制对象的访问
在上一章中,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结构型模式,并讨论了门面设计模式。我们通过UML图加深了对门面概念的理解,并且借助Python的实现展示了该模式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。最后,我们在常见问题解答部分讲解了门面模式的优点和缺点。
在本章中,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结构型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。我们首先介绍代理模式的概念,然后继续深入讨论该设计模式,并展示如何将其应用于软件程序开发。我们将提供一个示例,并通过Python v3.5实现该示例。简而言之,我们将在本章中讨论下列主题:
- 介绍代理和代理设计模式;
- 代理模式的UML图;
- 代理模式的变体;
- 利用Python v3.5代码实现的真实用例;
- 代理模式的优点;
- 门面模式和代理模式之间的比较;
- 常见问答。
5.1 理解代理设计模式
代理通常就是一个介于寻求方和提供方之间的中介系统。寻求方是发出请求的一方,而提供方则是根据请求提供资源的一方。在Web世界中,它相当于代理服务器。客户端(万维网中的用户)在向网站发出请求时,首先连接到代理服务器,然后向它请求诸如网页之类的资源。代理服务器在内部评估此请求,将其发送到适当的服务器,当它收到响应后,就会将响应传递给客户端。因此,代理服务器可以封装请求、保护隐私,并且非常适合在分布式架构中运行。
在设计模式的上下文中,代理是充当实际对象接口的类。对象类型可以是多样化的,例如网络连接、内存和文件中的大对象,等等。简而言之,代理就是封装实际服务对象的包装器或代理人。代理可以为其包装的对象提供附加功能,而无需更改对象的代码。代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者或占位符,从而控制对实际对象的访问。
代理模式可以用于多种场景,如下所示。
- 它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表示一个复杂的系统。例如,涉及多个复杂计算或过程的系统应该提供一个更简单的接口,让它充当客户端的代理。 ...
Get Python设计模式(第2版) now with the O’Reilly learning platform.
O’Reilly members experience books, live events, courses curated by job role, and more from O’Reilly and nearly 200 top publishers.